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。唐代。李白。 陶公有逸兴,不与常人俱。筑台像半月,回向高城隅。置酒望白云,商飙起寒梧。秋山入远海,桑柘罗平芜。水色渌且明,令人思镜湖。终当过江去,爱此暂踟蹰。
陶沔公真是逸兴横飞,与普通人那是相当的不同类。
他筑的高台不方不圆,却如同天上的半个月亮,并且与高高的城墙相对。
我们且在高台置酒,边看白云边喝酒,岂不痛快?那讨厌的秋风也想从高高的梧桐树梢下来,凑趣喝一杯
萧瑟的山峦走入远方的大海,宽敞平坦的大地上罗列着桑树。
城边的湖水明亮如绿醅,让我想起在浙江镜湖的好时光。
总是要过长江到江南去,到镜湖看看。但我十分爱恋单父琴台的优美景色,并想暂时在那呆一段时间。
单父:古县名,县治在今山东省单县。
陶少府:指陶沔。唐时称县尉为少府。《新唐书·李日仆》:李白“更客任城。与孔巢父、韩准、裴政、张叔明、陶沔居租徕山,日沉饮,号竹溪六逸”半月台:台前方后圆,在旧单县城东北隅,相传陶沔所筑。(《山东通志》)
逸兴:超逸豪迈的意兴。
俱:同。
迥向:远对。
城隅:城角。
商飙:秋风。
柘:树名,树叶可口养蚕。
平芜:杂草丰茂的原野。
渌:清澈。
镜湖:即鉴湖。其水清,澄明如镜,故名。在今浙江省绍兴县。
过江去:指过长江到江南去。
踟蹰:徘徊不进的样子。
参考资料:
1、蔡守湘.历代山水名胜诗选:甘肃教育出版社,1987年09月:第76页-第77页
《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》是诗人寄居山东时的作品,写于天宝四载(745)。据记载,李白曾来单父四次,累计居住数月。其间常到琴台饮酒作诗,以释情怀,共留下了八首赋单诗句。
参考资料:
1、百度百科.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...
李白。 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舟中除夕。清代。蒋诗。 舟行逼除夕,怅怅欲何之。岁暮天涯客,关河此夜思。更深人语寂,雨急漏声迟。独坐篷窗下,无心对酒卮。
感寓 其十。明代。童轩。 丹山出异鸟,文采光陆离。高飞薄霄汉,虞网巧空施。昔当有虞氏,此鸟曾来仪。一鸣恊韶乐,千载应昌期。回观百鸟群,喧啾竟何为。
次韵何茂恭重阳前二日见过。宋代。喻良能。 西风篱落兴悠然,秋影横江雁帖天。短发未成吹帽饮,高吟先赠把茱篇。黄花一笑小重九,青眼相看又四年。欲试烟波钓竿手,南湖同上月明船。
河北村题壁。清代。延君寿。 烟散前林霁,茅檐罢午炊。雨多收稼晚,鸦乱定巢迟。糁米田家饭,《豳风》壁上诗。愿将归隐意,说与牧羊儿。
六七月之交山中凉甚。宋代。陆游。 城市方炎热,村墟乃尔凉。拂窗桐叶下,绕舍稻花香。独鹤警秋露,双萤明屋梁。卧闻机妇织,感叹夜初长。
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。唐代。徐铉。 满卷文章为世重,出尘心迹少人同。腾腾自得修真理,不管浮生觉梦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