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州区
宣州区,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,地处皖、苏两省交界处,介于东经118°28′-119°04’、北纬30°34′-31°19’之间,总面积2585平方千米。宣州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季风气候明显。截至2019年11月,宣州区下辖17个乡镇、9个街道。宣州区人民政府驻济川街道。截至2018年末,宣州区户籍人口86.4万人。
宣州区自秦初正式置县,始名“爰陵”,2000年,更名为宣州区。皖赣、商合杭铁路交汇于此,沪渝高速、宣南铜、宁宣杭、溧广高速穿境而过。宣州区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入选“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”,2017、2018、2019年连续三年入选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”,并于2018、2019年跻身“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”,获评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。
2019年,宣州区地区生产总值(GDP)426.0亿元,比2018年增长7.5%,其中区属生产总值343.6亿元,比2018年增长7.9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44.2亿元,增长3.5%;第二产业增加值164.9亿元,增长9.5%;第三产业增加值216.9亿元,增长6.8%。
宣州区历史沿革
宣州区境,春秋时名爰陵,为古越族聚集地。
秦初,正式置县。
西汉,改称宛陵,为丹阳郡治,西部为宣城县地。
西晋,属宣城郡。
隋初,废宛陵为宣城县,置宣州。
唐初置宣州,中期一度改称宣城郡,后又复称宣州。
南宋,为宁国府治。
元朝,为宁国路治。
明清时期,为宁国府治。
民国三年(1914年)至民国十七年(1928年),属芜湖道;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到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,先后属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区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以城区置宣州市,为宣城专署和宣城县政府驻地;1950年,撤宣城市并入县境;1952年,属芜湖专区;1980年,为宣城地区行署驻地;1987年8月,撤销宣城县,设立县级宣州市;2000年6月,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,设立地级宣城市;宣城市设立宣州区,以原县级宣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宣州区的行政区域;2000年12月,正式撤市设区。
宣州区行政区划
截至2019年11月,宣州区下辖17个乡镇、9个街道(其中,飞彩街道、金坝街道委托宣城市经济开发区管理)。政府驻济川街道。
街道(镇、乡) | 社区 | 村(生活区) |
---|---|---|
西林街道 | 城西社区、西林社区、昭亭社区、九同社区 | —— |
澄江街道 | 塔影社区、思佳社区、澄江社区、城北社区 | 庙埠村、花园村 |
鳌峰街道 | 宝城社区、锦城社区、阳德社区、城南社区、绿锦社区、张锦社区 | —— |
济川街道 | 城东社区、济川社区、东桥社区、玉山社区、东河社区 | —— |
敬亭山街道 | —— | 林场村、渣溪村、巷口桥村、敬亭村 |
双桥街道 | 双桥社区、泥湾社区、金杨社区 | 隆兴村 |
向阳街道 | 夏渡社区、向阳社区、双河社区 | 鲁溪村、杨村村、河北村、板桥村、桐梓岗村 |
水阳镇 | 水阳社区、裘公社区、杨泗社区、雁翅社区 | 裘联村、丁湾村、长沟村、惠民村、乾兴村、朝阳村、新庆村、新珠村、鳡圩村、双盈村、新建村、坊桥村、双丰村、银光村、沙湾村、徐村村、吴村村、管家村、符村村、光明村、凤联村、新联村、中联村、惠丰村 |
狸桥镇 | 狸桥社区 | 慈溪村、昝村村、南湖村、金云村、蒋山村、长山村、东阳村、山湖村、宝塔村、卫东村、东云村、金凤村 |
沈村镇 | 沈村社区、安徽省南湖劳教所 | 岗桥村、丁店村、双塘村、太阳村、杨星村、胜利村、胡村村、武村村 |
古泉镇 | 九联社区 | 桃岱崔村、荀竹村、邵村村、其林村、安徽省敬亭山茶场生活区 |
洪林镇 | 洪林社区、棋盘社区 | 鸽子山村、洪林村、东华山村、大青山村、七景村、宣茶村、施村村、南湖村、高桂村、棋盘村、安徽省麻菇山茶场生活区 |
寒亭镇 | 寒亭社区 | 肖北村、管南村、义兴村、福定村、通津村、长河村、天门村、上海军天湖农场生活区 |
文昌镇 | —— | 贾公村、和洲村、福川村、施田村、沿河村 |
孙埠镇 | 孙埠社区 | 合义村、建国村、西马村、正兴村、玉粒村、三里村、刘村村、张桥村 |
杨柳镇 | 杨柳社区 | 高桥村、柿木村、双乐村、兴洋村、华山村、新合村、三长村、新龙村、兴安村、安徽省周王茶场生活区 |
水东镇 | 龙泉社区、枣乡社区、交通社区 | 南阳村、前进村、祁梅村、七岭村、稽亭村、东胜村、碧山村 |
新田镇 | 梅清社区 | 新田村、蒲田村、成熟村、新泰村、山岭村、赵村村 |
周王镇 | 周王社区 | 榨门村、绿宝村、红洋村、云峰村、井边村、净蓬村、安徽省宝丰劳教所社区 |
溪口镇 | 溪口社区、华阳社区 | 吕辉村、东溪村、四合村、金龙村、红星村、新汤村、天竺村 |
朱桥乡 | 油榨社区、朱家桥社区 | 裕丰村、四合村、九保村、魏村村、汪南村、浑水村、安徽省青草湖农场生活区 |
养贤乡 | 新河社区 | 张埂村、仁义村、石山村、宝圩村、大山庵村、军塘村、幸福村、天成村、山河村、新河村 |
五星乡 | —— | 永义村、庆丰村、万桥村、沟村村、刘福村 |
黄渡乡 | 黄渡社区 | 柏枧村、杨林村、伏村村、峄山村、乌边村、方槐村、安莲村、黄渡村、西扎村 |
宣州区地理环境
宣州区位置境域
宣州区地处皖、苏两省交界处,介于东经118°28′-119°04’,北纬30°34′-31°19’之间。东与广德、郞溪县,南和西南与宁国市、泾县相接,西和西北同南陵县、芜湖县、当涂县毗邻,北部一隅与江苏省高淳区为邻。总面积2585平方千米。
详情
宣州区地质
宣州区为江南古陆与南京凹陷的过渡区,属下扬子分区江宁——芜湖地层小区。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,自寒武纪至中三叠纪是下降沉积时期,至印支运动开始褶皱隆起;燕山运动后期(晚白垩纪)继续抬升,但大部分地区发生了断裂,形成坳陷,并伴有岩浆运动;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继承燕山运动的差异性升降,东部继续抬升,南部翘起,西、北部下降,基本奠定目前的地形轮廓;全新世除北部平原地区继续下降外,其他地区缓慢上升,高蚀低积。
宣州区内有一条大断裂——周王深断裂。该条断裂及次级断层对本区的构造格局、地层分布起着控制作用,并在东西向周王断裂附近广泛形成了断层角砾岩。区内东南和西南部分布大片宣南组红色砂岩及石灰岩,一般为残坡积层所覆盖,厚3~5米,谷底冲积层为耕作农田;中部和北部冲积平原表层为砂壤土、粉质壤土、粉土,厚2~6米;下层一般为砂层、砂卵石层。
宣州区地形地貌
宣州区地处皖南山地丘陵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交接地带,境内地貌类型多样,有低山、丘陵岗地、平原、圩区、湖泊和河流等,分别占到土地总面积的9.91%,58.19%,11.74%,13.37%,5.19%和1.60%;地形特征南高北低,南部属皖南山地丘陵边缘地带,低山高丘交错,山峦连绵;中部地形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,以丘陵、岗地为主;北部属沿江平原的一部分,地势平坦,绝大部分为内河圩畈。
以水阳江为界,东侧属天目山余脉,主要支脉有:双峰、麻姑等;西侧属黄山山脉,主要支脉有:柏枧、高峰、敬亭、九连山等。境内最高峰在南部溪口镇,地面高程1097.3米,境内最低点在北部金宝圩,地面高程为6.8米。
宣州区气候
宣州区地处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。多年平均气温为15.9℃,最高气温40.5℃,最低气温-15℃;境内随地形的差异,温度由北向南呈递减变化,同时段差值在0.5℃左右,无霜期235天,多年平均积雪天数为5.5天,相对湿度在70~90%之间,光照充足,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74小时;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,其中风向频率NNE—E最大,达44%,全年平均风速约2.9米/秒。区内常有台风发生,最大瞬时风速26米/秒。
蒸发
由于太阳辐射全年各月的变化以及季风环流的影响,宣州区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。以宣城站为例,多年平均蒸发量为788.9毫米;最大年值为1112.7毫米(1995年),最小年值为664.6毫米(1980年),最大日值为13.0毫米(1990年7月22日);蒸发量年内分配不均,一般集中在5~8月份,约占全年蒸发量的53.8%。
降水
宣州区雨量充沛,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56毫米,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较大。以宣城站为例,最大年降雨量为2105.4毫米(1954年),最小年降雨量为760.8毫米(1978年),极值差1344.6毫米,极值比2.8。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,一般集中在5~8月份,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.6%。区域内降雨受地形的影响南北差距较大。以溪口雨量站和新河庄雨量站对比,南部降雨量均值是北部的1.34倍。
宣州区暴雨成因有低槽、江淮切变线、低涡及台风(或热带风暴)等类,且多出现在夏秋两季。一般3~5月以低槽暴雨为多,6~7月切变线暴雨频繁,3~7月低涡常伴随切变线同时产生,8~10月常受台风暴雨影响,次暴雨日数一般3~4天,2~11月均有暴雨出现,以6~8月份最多,占全年暴雨次数的一半以上。另外暴雨具有强度大的特点,往往在短历时内出现大量降雨,如宣城站1984年6月12~14日三天降雨412.4米米,最大一日雨量竟达291.2米米。
宣州区土壤
宣州区土壤分为9个土类,16个亚类,40个土属,73个土种。以水稻土、红壤、黄褐土、潮土、紫色土为主体的5大土类,占土壤总面积的93.3%,其中水稻土占45.54%,红壤占37.69%,土壤严重缺磷少钾,有机质含量偏低,严重阻碍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。
宣州区自然灾害
宣州区自然灾害主要有旱、涝、低温、暴雨和冰雹。小城故事
宣州区自然资源
宣州区水资源
宣州风光
宣州区水资源丰富,主要水系为水阳江水系、青弋江水系;水阳江、青弋江是长江一级支流;其中水阳江为区内第一大河流,自南而北穿境而过,境内全长91.7千米,境内流域面积2035平方千米;青弋江流经本区西部文昌镇,境内长18.5千米,境内流域面积498平方千米;境内北部及东北部有南漪湖、固城湖部分水面,位于东北部的南漪湖12米(高程均为吴淞高程)水位时区内总面积201平方千米;北部的固城湖12米水位时区内总面积30.4平方千米。
水阳江、青弋江主要支流为双桥河、华阳河、宛溪河、周寒河。合计集水面积为3485平方千米,河道总长度为195.3千米。此外,还有中小型水库33座,总库容5066.2万立方米,塘坝1.73万座,总库容7812.9万立方米。
宣州区土地资源
截至2016年,宣州区土地总面积258513.7公顷,其中,农用地206900.80公顷,占土地总面积的80.03%;建设用地31038.42公顷,占土地总面积的12.01%;其他土地20574.48公顷,占土地总面积的7.96%。
截至2016年,宣州区农用地中,耕地87977.31公顷,占农用地的42.52%;园地10344.62公顷,占农用地的5.00%;林地84744.31公顷,占农用地的40.96%;其他农用地23834.56公顷,占农用地的11.52%。
截至2016年,宣州区建设用地中,城乡建设用地26478.46公顷,占建设用地的85.31%,以农村居民点用地为主,其次为城镇用地,采矿用地面积较少。城镇工矿用地9043.25公顷,占城乡建设用地的34.15%;农村居民点用地17435.21公顷,占城乡建设用地的65.85%。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4559.96公顷,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4.69%,包括铁路用地、公路用地、港口码头用地、管道运输用地、水库水面和水工建筑用地。
截至2016年,宣州区其他土地中,水域19120.84公顷,占其他土地的92.93%;自然保留地1453.64公顷,占其他土地的7.07%。
宣州区生物资源
植物资源
宣州区境内野生植物主要有银杏、南方红豆杉、银缕梅、香果树、水杉、华东黄杉、香榧、羊角槭、花榈木、凹叶厚朴、连香树、杜仲、鹅掌楸、厚朴、榉树、樟树、黄山梅、领春木、安徽杜鹃、银鹊树、天女花、黄山木兰、天目木兰、天目木姜子、黄山花楸、南方铁杉、青钱柳、小勾儿茶、巨紫荆、三尖杉、青檀等。
动物资源
宣州区境内有野生动物近百种,主要有扬子鳄、梅花鹿、黑麂、白鹳、白头鹤、白颈长尾雉、中华秋沙鸭、穿山甲、水獭、白鹇、草鴞、猫头鹰、白冠长尾雉、鸳鸯、大鲵、虎蚊蛙、小灵猫、隼、天鹅、蛇、黄麂、青蛙、野猪、白鹭、猪獾、狗獾等。
宣州区境内的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,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30种,真菌116种。有野生植物776种,其中蕨类植物28种、裸子植物12种、被子植物736种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2种,包括水杉、银杏;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5种,包括香樟等。作为扬子鳄洞穴隐蔽及营巢用的植物有44种。有野生脊椎动物340种,其中鱼类有54种,两栖类有24种,爬行类有50种,鸟类有176种,兽类有36种。此外,还有昆虫类470种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种,包括扬子鳄、云豹、黑麂和梅花鹿;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6种,包括虎纹蛙、鸳鸯、白鹇、勺鸡、穿山甲、小灵猫等。保护区为野生扬子鳄主要分布区之一,有扬子鳄分布的池塘面积约0.41平方千米,分布有扬子鳄约1.5万条。
宣州区矿产资源
宣州区已探明矿藏达29种,主要有煤、铜、钼、硫、石灰岩、珍珠岩、沸石、膨润土等,狸桥茶亭矿区探明大型铜(金)矿床;石灰石潜在资源量49亿吨,可作水泥原料;珍珠岩、沸石和膨润土三矿种共生。景域谷
宣州区人口
截至2019年末,宣州区户籍人口86.34万人,比2018年减少0.06万人;常住人口82.6万人,比2018年增加0.7万人。人口出生率8.74‰,与2018年同期相比,下降0.45个千分点;人口自然增长率2.28‰,下降0.66个千分点。
截至2012年末,宣州区居民以汉族为主,少数民族有回、满、藏、蒙古、朝鲜、维吾尔和彝族等。
宣州区政治
汪侃 宣州区委书记
宣州区经济
宣州区综述
2019年,宣州区地区生产总值(GDP)426.0亿元,比2018年增长7.5%,其中区属生产总值343.6亿元,比2018年增长7.9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44.2亿元,增长3.5%;第二产业增加值164.9亿元,增长9.5%;第三产业增加值216.9亿元,增长6.8%。
2019年,宣州区年固定资产投资比2018年增长13.8%,其中技改投资增长17.0%,民间投资增长24.3%,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.8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4.6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.5%,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.1% 。分行业看,工业投资增长15.5%,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44.2%;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1.7%。
2019年,宣州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3.3亿元,增长2.1%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.4亿元,增长9.8%。全部财政收入中,税收收入18.4亿元,下降3.3%,其中增值税下降12.8%,个人所得税增长16.1%。全年财政支出58.9亿元,增长15.0%。重点支出项目中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.9%,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5.7%,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.4%,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.7%,教育支出增长12.0%。
2019年,宣州区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32元,增长9.3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4元,增长9.8%。
宣州区第一产业
2019年,宣州区完成农业总产值77.8亿元,实现农业增加值46.2亿元,按可比价同比增长3.6%。
2019年,宣州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.6万公顷,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.6万公顷,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.0万公顷。全年粮食总产量50.4万吨,同比增长0.4%;油料产量1.5万吨,增长4.3%;糖料产量0.09万吨,增长27.5%;蔬菜产量15.7万吨,增长4.9%;水果产量3.2万吨,增长34.1%;茶叶产量1.3万吨,增长20.4%;中药材产量0.1万吨,增长18.8%;烟叶产量1.0万吨,增长3.7%。
截至2019年末,宣州区林地面积84468公顷,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7652公顷,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35.3亿元。
截至2019年末,宣州区生猪存栏10.1万头,比2018年下降63.6%,山羊存栏2.0万只,增长86.2%,家禽存栏1274万只,增长48.2%;全年生猪出栏9.0万头,下降48.7%,山羊出栏2.5万只,增长13.0%,家禽出栏4316万只,增长17.7%。全年肉类总产量7.5万吨,增长2.4%;水产品产量7.3万吨,增长4.2%。
截至2019年末,宣州区农业机械总动力77.9万千瓦,拥有乡村农机从业人员27163人。农用拖拉机保有量22275台,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385台,比2018年净增120台;各类谷物联合收获机2380台,比2018年净增30台,全年完成机耕面积86.6千公顷,机收面积86.0千公顷,农机化培训1585人次。
宣州区第二产业
截至2018年末,宣州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7户,其中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57户,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.1%;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.0%。分行业看,31个大类行业中,增加值超亿元行业15个,累计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7.5%,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96%,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.5个百分点,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、皮革·毛皮·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、酒·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贡献居前,分别为48.4%、18.3%、17.1%和15.5%,累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.9个百分点。
2019年,宣州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.2%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4.3%,比2018年同期提高1.1个百分点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.1%,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4%,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8.1个百分点。工业效益持续向好。2019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3.7%,比2018年同期提高0.3个百分点,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8年每人21.4万元提高至每人24.2万元。
截至2019年末,宣州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2户,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57户,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.6%;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.0%。分行业看,31个大类行业中,增加值超亿元行业13个,累计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3.6%,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125.8%,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.8个百分点,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、皮革·毛皮·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酒·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贡献居前,分别为61.2%、45.3%、17.8%和13.2%,累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.1个百分点。
截至2019年末,宣州区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共78家,完成建筑业产值62.7亿元,比2018年同期增长20.8%,实现利润总额1.57亿元,同比下降15.2%;全年累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6.2亿元,增长13.1%;房屋施工面积323.8万平方米,比2018年同期增长13.3%。
宣州区第三产业
2019年,宣州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5.2亿元,比2018年增长22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190.6万平方米,下降18.1%;商品房销售额107.0亿元,下降20.7%。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.6万平方米,下降8.2%。
2019年,宣州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.8亿元,同比增长10.4%,其中: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98亿元,增长7.4%。按区域分,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.2亿元,同比增长16.3%,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150.6亿元,同比增长8.6%。截止2019年末,全区共新增限上餐饮单位29家,其中餐饮个体24家。全年实现餐饮业营业收入32.9亿元,同比增长17.0%。限上大类商品零售额中,石油及制品类增长较快,全年零售额38.6亿元,同比增长19.0%。
2019年,宣州区利用外资15268万美元,同比增长7.0%;完成进出口总额15061万美元,增长13.2%,其中:进口总额1108万美元,增长3.6%,出口总额13953万美元,增长14.0%。
2019年,宣州区邮政业务总量6.4亿元,同比增长38.8%,邮政业务收入4.0亿元,增长27.6%;电信业务总量44.4亿元,增长86.4%,电信业务收入7.5亿元,增长33.4%。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8.55万户,增长13.8%,移动电话用户82.01万户,增长1.9%,互联网宽带接入24.88万户,增长14.1%。
截至2019年末,宣州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25.9亿元,比2018年末增加20.9亿元,同比增长3.0%,其中住户存款348.5亿元,增长11.9%;贷款余额618.0亿元,比2018年末增加28.7亿元,同比增长4.9%。
2019年,宣州区累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19万人次,同比增长14.0%,实现旅游总收入91.0亿元,增长20.0%。
敬亭山
宣州区交通运输
宣州区,是皖东南交通枢纽,皖赣、商合杭铁路交汇于此,沪渝高速、宣南铜、宁宣杭、溧广高速穿境而过,水阳江、青弋江直通长江,芜申运河通江达海。
公路
截至2019年末,宣州区境内公路里程3412.37公里,比2018年同期增长0.8%,其中高速公路146.71公里。全年新注册民用汽车15816辆,比2018年增长3.9%,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3.48万辆,增长10.7%;私人汽车保有量12.08万辆,增长10.0%,其中私人轿车72497辆,增长10.2%。
截至2018年末,宣州区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283辆,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2396万人次;实有出租车辆999辆。经过境内的公路(含在建公路)主要有 G50(申苏浙皖段)高速公路、宁宣杭高速公路、宣南铜高速公路、芜太高速公路、扬绩高速公路、溧宣黄高速公路等。
铁路
截至2018年末,宣州区过境的铁路主要有皖赣铁路和商杭铁路。另外,在建的过境铁路线有:京福(北京-福州)高铁宣城段、商合杭(商丘-合肥-杭州)高铁、芜广铁路电气化专线、皖赣铁路扩能双线、宣绩高铁。
水运
截至2018年末,宣州区境内拥有年吞吐量30万吨海棠湾码头,设计年吞吐量150万吨的宣州综合码头正在建设,届时能确保常年通航500吨级船舶。
公共交通
截至2015年,宣州区拥有公交车337辆,20条公交线路,运营线路总长度232千米。完成客运量3601万人次,运营里程2700万千米。
宣州区社会事业
宣州区教育事业
截至2019年末,宣州区拥有幼儿园111所,在校生21711人。义务教育学校87所,在校生64995人,其中:小学48所,在校生42262人;初中39所,在校生22733人。拥有普通高中学校8所,在校生12778人,特殊教育学校1所,在校142人。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.99%,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100%,高中毛入学率100.61%。
宣州区科学技术
2019年,宣州区申请发明专利183件,授权发明专利117件,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.57件。全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数13家,年末高新技术企业40家,比2018年增长14.3%。全年获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2项、省重点研发项目2项、省科技扶贫项目1项。
宣州区文化事业
2018年,宣州区纳入市“文化旅游提升年”重点调度项目共10个,完成杨柳竹园等5处观景台的建设和天竺村入口文化墙的设计,拥有4A级景区6家。
2018年,宣州区举办了“2018中国·水东蜜枣文化旅游系列活动”、“2018年溪口·茶文化旅游节”、花园村首届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暨“三变”改革分红大会演出活动及“生态田园·美好朱桥文化节暨皖南花鼓戏(恢复古装戏)40周年庆典活动”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,创作排演了大型皖南花鼓戏《母亲河》、皖南花鼓戏《一号扶贫户》,廉政题材皖南花鼓戏《九嫂开店》等作品。
宣州区体育事业
截至2015年,宣州区建有1071块体育场地,面积达1925473平方米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.22平方米。全区18个乡镇,建成9个全民健身广场;167个行政村,建成36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。
宣州区医疗卫生
截至2019年末,宣州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83个,其中医院16个,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8个,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9个;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20个,乡镇卫生院19个,村级卫生室178个。卫生医疗机构拥有床位5467张,增加493张;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88人,增加41人。
2020年6月2日,宣州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。
宣州区社会保障
截至2019年末,宣州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.76万人;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.6万人;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.25万人;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1.19万人;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.78万人;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.53万人;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.69万人。本年新增就业人数14433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1.88%。
宣州区风景名胜
宣州区境内景观主要有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谢朓楼遗址、广教寺双塔、陈山遗址、梅文鼎墓、龙泉洞、白云洞等。
2019年,宣州区新增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;新增4A级景区1家,年末4A景区5家。
景区名称 | 等级 | 地址 |
---|---|---|
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风景区 | AAAA | 宣城市宣州区 |
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宣酒文化园 | AAAA | 宣城市宣州区安徽宣酒集团工业区 |
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扬子鳄景区 | AAAA | 宣城市宣州区夏渡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|
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龙泉洞景区 | AAAA | 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 |
安徽省宣城市官塘湖景区 | AAAA | 宣城市宣州区经济开发区北区富民路口 |
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东老街 | AA | 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 |
宣州区荣誉称号
获奖名称 | 评奖单位 | 获奖时间 |
---|---|---|
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、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| 《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》 | 2018年10月 |
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|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| 2019年2月 |
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、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、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| —— | 2019年10月 |
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| 生态环境部 | 2019年11月 |
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| —— | 2019年12月 |
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 | —— | 2020年6月 |
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| 中央宣传部、财政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文物局 | 2020年6月30日 |
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 | 小康杂志 | 2020年8月 |